记者马德兴厦门报道
中国女足昨天(29日)晚上在厦门以3比0击败泰国女足,取得了这次巴黎奥运会女足赛亚洲区预选赛第二阶段12强赛小组赛的首场胜利,但这场比赛并未令中国女足的形势得以根本性好转。在11月1日对韩国女足的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女足只有取胜才能保留出线的一线希望。但以中国女足前两场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着实令人难以乐观。
在1比2输给朝鲜队之后,中国女足其实就已被逼上了绝路,但好在出战泰国队之前,韩国女足以0比0战平了朝鲜女足。这对险境中的中国女足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一旦韩国女足战胜了朝鲜女足,在比较相互之间胜负关系时,假设中国女足能够取胜韩国女足的话,中国女足在净胜球方面将不占优势,因为中国女足很难以超过10比1的比分来取胜泰国女足。在韩朝踢平之后,中国女足依然还有机会去继续竞争出线权,当然,前提就是要先拿下泰国队,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争取多进球。
尽管中国女足也确实是想全力争取大胜,但从人员、战术等安排选择来看,明显缺乏针对性。譬如,采用442阵型没有问题,安排双中锋也可以,就是希望利用中国队的身高优势去攻击泰国队。但问题是,首先需要两侧不断传中,或者是中场能够有效地将球输送给锋线球员。比赛开始之后前一段时间,中国女足还算有一些攻势,只不过机会把握不好,未能尽快打破场上僵局,直至第15分钟才取得第一个进球,而且就是陈巧珠斜传后点、后点包抄得手。这个套路其实就是中国女足所希望采用的进攻套路。
但遗憾的是,在打破僵局之后,中国女足的进攻毫无章法,这主要是表现在无球队员的接应、跑动上,因为无人主动接应、跑动,所以中国女足根本无法有效地向前。而前场的球员更多地是在等球,拿不到球之后,中国女足的双中锋也就失去了威胁。相反,在对方的逼抢之下,中国女足或是只能回传,或者频频失误。这其实就是中国女足在战术安排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所以双中锋并未像取得赛前计划中的理想效果,至下半时,水庆霞不得不将王妍雯替换下场,改打单中锋。
这不禁令人疑惑:赛前,中国女足是否进行过必要的演练?不止是技战术的安排,在用人方面其实也存在疑团。中国队这次召回的海外球员都是中前场球员,按说可以直接索性全部启用海外球员,毕竟虽然各自在俱乐部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整体的要求、原则基本都是一致的。而如果安排本土球员登场,相互之间原本就因为磨合时间短,大家很有可能踢不到一起,更重要的是,国内女足赛场上的要求和欧洲的要求完全是两回事,所以相互之间的跑位、配合几乎都是反拧着的,很难打到一起,作用反而是“1+1小于2”。
而且,从实战的情况来看,教练组恐怕根本就不了解那些在海外效力的球员究竟是何种踢法、何种作用,而是依然凭借着这些球员出国之前在国内赛场的那些固有印象按部就班地使用。于是,比赛越踢越乱,正常的进攻套路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像第二个、第三个进球说的不好听一些,更像是“误打误撞”。所以,虽然是3比0,但整场比赛下来,恐怕只能让外界对中国女足更没有信心。
如今,形势明摆着,由于其他小组比赛也已经结束。在11月1日的第三轮比赛中,即便是中国女足能够赢下韩国女足,取得小组第二,也有可能被“做掉”,因为第三小组的乌兹别克女足对阵印度女足的比赛晚于中国女足与韩国比赛的开赛时间,可以在净胜球方面做文章。所以,中国女足出线相当不乐观。而这种“不乐观”还是建立在战胜韩国女足的前提下,如果连韩国女足都赢不下来,中国女足也就免谈去和其他小组第二名进行比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