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芯国际(688981.SH)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中芯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22.30%;净利润为52.41亿元,同比增长278.1%。基本每股收益0.66元。
作为半导体龙头,这样的中报成绩拿的出手吗?二级市场上,8月27日,中芯国际收于57.92元/股,下跌1.68%。盘面上看,资金博弈情况严重,中芯国际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经历一轮小幅过山车。其中7月20日,股价达到今年以来的底部50.6元/股,随后8月6日,攀上过去一年峰值74.9元/股。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芯片荒持续扩大需求,同时引发价格上涨,中芯国际业绩增长保持了强劲势头,在成熟制程市场中获得了较突出的发展。
净利涨278%增速下滑
8月28日,根据中芯国际2021年半年报显示,中芯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22.30%;净利润为52.41亿元,同比增长278.1%。中芯国际表示,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本期内销售晶圆的数量及平均售价上升所致。
需要注意到,虽然中芯国际今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达到52亿元,但其增速却进一步下降。2019年至2021年中报显示,公司归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49%、329%、278%。
根据今年中报显示,上半年晶圆代工业务营收为145亿元,占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的91.5%,同比增长 23.2%;光掩模制造、测试及其他配套技术服务收入总和为 13亿元,占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的8.5%,同比增长15.7%。
按地区计算,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9.6%,同比增长14.3%;北美洲业务区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25.3%;欧洲及亚洲区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1%。
作为备受市场关注的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新技术平台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2021年上半年,中芯国际的研发投入锐减,且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减少。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1785人,去年同期2419人,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3亿元,去年同期为3.26亿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2.9万元,去年同期为13.5万元。
今年上半年,中芯国际产生的研发费用为19.37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去年同期为22.78亿元,占比17.3%。
中芯国际直言,如果公司未来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不能支撑技术升级的需要,可能导致公司技术被赶超或替代,进而对公司的持续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中芯国际未来一定时期内折旧费用也面临进一步增加的风险。截至6月底,该公司合计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为 19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 9.1%。中芯国际认为,未来公司将继续进行产能扩张,并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在建工程金额。随着在建工程项目陆续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转入固定资产,公司在一定时期内面临折旧费用进一步增加的风险。
在张孝荣看来,中芯国际的发展环境并没有转好。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自从列入实体清单以来,中芯国际处于发展困境中,先后经历了多次重大考验,一直努力谋求突破。他指出,未来,中芯国际可在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谋求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生存能力。
诺安持续撤退 易方达“疯狂”加仓
根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券商共发布44份中芯国际研报,均为买入、增持评级。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持有中芯国际的机构总数已经翻倍,为109家。
其中,99只基金合计持有中芯国际1.67亿股,持股市值103.15亿元,较上期增加15.65%。此前一季度,仅有32只基金持有中芯国际78.37亿元市值。
需要注意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诺安成长股票型基金、华夏上证科创50交易基金、银河创新成长混合型基金均在二季度减持中芯国际。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则为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基金,后者在二季度“疯狂”加仓,占据中芯国际二季度第8席位流通股东。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继一季报减持698万股后,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所管理的诺安成长股票型基金持股4097.85万股,再度减持中芯国际;而易方达在加仓后,持有中芯国际1431万股,同比增加41.06%。
除易方达外,今年二季度,诺安和鑫保本混合型基金增持中芯国际达到1085.12万股;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成分交易基金增持至678.43万股。
多份研报认为中芯国际业绩创历史新高,全年营收有望持续增长。其中,首创证券认为,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一直未缓解,产业链下游,如新能源汽车、5G手机和IOT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导致成熟制程工艺的价格走高,芯片行业的景气度不断上行,还暂时看不到拐点。公司预计三季度销售收入将环比增长2%-4%,毛利率提升至32%-34%,2021全年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将上浮至 30%左右
0 c$ o4 L$ r6 B, q